查看原文
其他

跨界共学实验室 | 夏妍婧:专业转换的理想与现实

深度营 深度训练营 2024-04-09
以新闻为轴,丈量不同学科的精神气质;以共学为旨,打破专业分类的固有边界。这是一个没有局限的共学实验室,在新闻的底料里加入不同学科的调味,煎炒烹炸出各具特色的跨界大餐。我们等待着各专业大厨们来“掌勺”,我们期待着斑斓色块的相遇、碰撞与炸裂,我们渴望着纯净灵魂的真诚、勇气和呐喊。

实验室的三位主理人邀请十余位不同专业背景的朋友,组成共学小组,分享与体验多学科交流的魅力。


/专业分享/


🕐 2023年1月17日


📚 主题:微妙的错位——专业转换的理想与现实


分享人:夏妍婧

一条上岸后快要渴死的咸鱼


哈咯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分享人夏妍婧,非常高兴能够有这个机会和大家比较敞开心扉地聊一聊。我今天的分享主题是“微妙的错位——专业转换的理想与现实”,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主题,是因为从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的那一年开始,我一共转换了两次专业,我本科录取的专业是政治社会管理类,大二时转到了汉语言文学,在考研的时候,我又是一个小转弯,飘到了出版专业。这五年来,我可以说是一直在人文社科的专业领域里反复横跳,对于转专业这个话题,还是有一些可以聊聊的体验的。同时呢,我又是一个非常理想主义的人,或者说是幻想主义,我对生活加诸了很多我自以为是的理解与想象,而实际的情况呢又往往和我的理解有偏差,所以我的日常就是在不同程度的错位感当中调整自己、适应生活。我一直换专业也是由于我的这种倾向。

对于本次的分享,因为我并不是一个非常学理化的人,直接点说的话,我对学术可以说是毫无兴趣且一窍不通,所以这次分享我也会比较天马行空,主要是讲一讲我对生活的理解吧,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滥俗的鸡汤的内容,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就“酒肉穿肠过,听过便是”吧

我不知道大家对我的这三个专业有没有了解过。嗯,不管有没有了解过,都不会影响我接下来要对它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cue一下流程。不过这个介绍的长短也跟我的就读年限挂钩,因为我满打满算在政社专业只读了一年,而且记忆比较久远,也讲不太清。所以我特地翻出了我当年的课表(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公共关系学、伦理学、国家公务员制度、逻辑学、政治社会学、社会调查与方法。大家会发现政社的确是一个比较关注宏观层面的学科,它涉及到的可能是社会结构、管理机制、政府设置这一类比较抽象的概括性的内容,当然也会学习一些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调查研究的工具,而且它与人是紧密连接的。不仅仅是体现在课程内容上,也体现在教学方式上,比如,我们有很多很多的小组合作和展示,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观点分享、辩论、主题学习。这对于一个社恐来说非常地不友好。而且它存在着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矛盾点,就是社会学,它关注的是广大的远方的人,而不仅仅是个体,所以它有一种很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是同时它关注的对象又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所以它也非常世俗,很接地气。我觉得学习社会学,就像从一个陌生的崭新角度去解构人群、去理解人类,像观察其他物种一样观察人类社会的规律,这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而汉语言文学简称中文呢,它不会这么脚踏实地,毕竟它平时解读的东西都是我们这些现实存在的二次创作。中文的课程设置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学类,这一块儿很容易理解,就是外国文学、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一方面要学文本赏析解读,和中学时期的阅读理解有点类似,另一方面要学文学史,然后穿插一些文学理论的内容,就是给你一些高级的工具和法宝,让你把文本解读得高端一点,让人看不太懂;另一类是语言类,最基础的就是主语谓语宾语怎么搭、放哪里,这类语言文字组合的法度与规律。所以大学里的中文系其实跟中学时代的语文学习相去甚远,中学时代的语文学习还是整体的,我们要提炼归纳一些可能作者写作自己都没意识到时的情感与暗示,以及一些简单的创作手法。而中文系的学习是拆解性的,你的文本的解读要更加细致深入,就像肢解一样,结构的排布、意象的组合、手法的串联,都是需要你去看到的。所以进入中文系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个有点恐怖的真相,那就是:我不是热爱文学,我就是喜欢一些不那么费劲的东西。

这真的是一个有点恐怖的事情。因为我当初是真的以为我对文学有向往,所以我才坚持转专业。我一共参加了三次转专业考试。入学前,大一上,大一下,最后才得以转入这个我可以说是心心念念的专业。但是我发现我之前的喜欢,只是因为它对我来说比较简单,因为我的理解力很好,但是逻辑性不强,所以我擅长文科,不擅长理科,然后我来到了中文系,发现,当某件事情需要变得系统深入的时候,我对它也失去了兴趣。因为它太难了。而在进入中文系之前,我也产生过一个对转专业的经典错觉,那就是:进入xx专业之后,我一定会怎么怎么样,我一定能怎么怎么样。其实这就是对于未来的一个比较美好的期待。因为我现在过得不好,所以我期待有一个节点,啪的一下把关于过去的门关上,从此就走上一条康庄大道,我会变得积极、向上、生活规律、心有理想,简直是唰的一下就变了一个人。其实这种错觉也可以套用到每一个可能会进入新节点的阶段,高中的时候你会想“等我上了大学就好了”,读书的时候你会想“等我工作了就好了”,每个人好像就是被这样一个一个小的点指引,它就像寓言里挂在毛驴前面的一块大饼,所有人都指望着这点盼头,才能亦步亦趋地前进。所以很多人工作了以后它的幸福感和希望感都是哐哐减弱,因为没有这样一个明确具体的节点在告诉你“到此为止了”“告一段落了”,你很难去期待一个新的阶段,你接下来的几十年就都是,工作而已。

我也思考过我对文学的那种突然祛魅的感觉是来源于哪里,后来发现是因为我自以为是的理解,因为中文系这几个字太好望文生义了,一提到你可能就会想到创作、阅读、文学这类风花雪月比较浪漫的事情,然而真实的中文系有它的门槛在这里。所以我的理想与现实在一步步偏离,这也是我后来常常会想到的错位感,也就是,经常会想,怎么就这样了呢?怎么会是这样的呢?其实去豆瓣的“大学后悔学新传”小组逛一逛,你会看到很多这种错位感的具象化,不是有个笑话说,很多新传人一开始,都是被《看见》骗进来的。那就是大家对新传的望文生义,是一个比较理想化比较纯净的状态。

接着来聊一聊我现在的专业,出版。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我应该也不会再换专业了,因为我并不打算继续读书。我不知道大家一听到出版这个词会想到什么,其实出版也很适合被望文生义,那就是“做书的”。其实用这个理解去解释出版也可以。国家最早设立出版专业的时候,是给它分成了两个非常具体的专业,一个是印刷,造书的,另一个是发行,卖书的。所以你会看到,一开始的出版专业其实还挺实务性的,它的目的性很强。后来在总结了一些出版实践之后,越来越多学者可能就发现,出版绝不只是这两个步骤有学要谈。你不可能随便抓一个稿子,就把它印出来,卖出去,因为出版毕竟还是文化产业,你需要发挥一个把关的功能,所以出一本书是要经过一个比较复杂的流程的。编辑们要做的事情也绝不仅仅是印书和卖书,还有选题策划、组稿、审稿、沟通协调、装帧设计、营销等一系列环节。所以现在的出版专业已经不再被简单地一分为二,它会细分成一些小方向,包括传统的图书报刊出版,因为新的媒介和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数字出版,涉及到版权那块儿的国际出版,以及专注于营销发行的出版营销等。大家平时接触得比较多的可能是大众出版,我们关注的热点呢,还会有农家书屋、专业出版、自出版、主题出版、知识服务、出版+等等。

那我们平时会学什么呢?其实什么都可以学,各大学科的内容你都可以搬一点儿到出版里来。比如你要审稿,那就得提高你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中文系的语言学、文学类课程出版也学;又或者你要发行,那得掌握一些市场传播的规律,所以市场营销、传播学的它也可以学;出版的最终目的又是让人去读书,那你又要学习一下怎么让人愿意去读,所以社会学层面的读者接受你也可以学一学。因此出版领域内,其实有一个词就是“出版无学”,它本专业的内容其实很少,像编辑学、校勘学之类的很难形成一个大的体系,它很多东西都是从别的学科那里借过来的,所以出版是谁都可以插一脚。也许也是因为这样的培养模式,所以出版的专业壁垒一直没有建立起来。

我之前就听过有个学者倡议,当然他说得很有学理性,我只能通俗地翻译一下,就是如果想让自己从事的行业得到足够优厚的待遇,一定要建立本专业的壁垒,专业专业,肯定要有专业性,只有让别人进不来,才能提高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所以结合我之前的介绍,大家也能想象到,出版的行业壁垒暂时是没有的,它的行业待遇呢,可能是比较微薄的。所以我们老师也会邀请一些出版业的大牛给我们做讲座,一般大家开门见山,第一句话就是,做出版啊,一定要有热爱,要有情怀。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热爱与情怀,你最好还是不要做出版,因为很容易做不下去、吃不上饭。出版就是这样一个在前期只能靠自己的情怀支撑下去的行业。其实这里的错位感也很强烈,因为出版人是文化行业,它的社会地位其实挺受推崇,但是它的经济水平呢,又往往让人觉得,怎么会这样呢。

我来到出版专业之后,其实也是又一次经历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因为我一直是一个太标准的文科生,而且有点异想天开,但是我们学校的出版是设在信息管理学院下的,它会更偏向出版与技术、出版管理,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些编辑实务、营销宣传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发生了一些事情让我觉得有点无语,但是因为我现在是实名制上网,所以具体的事情我就不说了。只能说这是一个让我的错位感前所未有地强烈的环境,是一个我不太喜欢的环境。被错位感折磨的时候,人其实很容易会有自怨自艾的情绪,也很容易留恋往昔,会想“如果我当初怎么怎么样就好了”。进一步的,它也会让你讨厌现实。所以我觉得错位感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它最好的情况就是只有那一点点,那么就只会是一些淡淡的遗憾,燕过留痕,还有情绪在那里,而不应该发酵成厌世这种感觉。

所以我还想分享一些我自己在不喜欢的环境里的生存经验。首先是分情况,也分人,第一种呢是游戏人生版。这种情况适用于那些卷得动、有能力、又有上进心的朋友,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主角,很少有动漫里的主角会是天选之子的吧,相反,他们往往会被设定成和大环境背道而驰,魔法世界里的就没有魔法,超能世界的就是废柴设定,所以在不喜欢的环境里,很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这样一个倒霉的主角。设定最终目标、大目标和小目标,把所有需要完成的任务量化,学习一项新的事物也可以是很愉快的。当然我觉得像这样喜爱挑战环境的朋友可能并不会感觉到有任何不喜欢的环境,也很少会有负面情绪出现,所以我刚才可能在说废话。

像我这样容易躺尸疲惫的废柴很适合的或许是咸鱼躺尸版,也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应付一切无意义的事。如果你觉得这件事你不喜欢,做这件事情没有办法得到你想要的任何东西,那大可以把它做得差不多就行,不会差得过于出挑,但也不会好到耗费太多时间。剩下的时间可以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最后一种可能是地狱模式,也就是这个不喜欢的环境不仅是你不喜欢的,还是你非常不擅长的,已经到了没办法应付的地步,陷入了越学越差越差越得学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无疑是最令人痛苦而难以忍受的。我想在这样艰难的环境里,最适合的一条建议也许就是“我不行了”,把你的问题转嫁一部分给别人。如果你感觉学不会,那就勇敢地跟老师跟同学交流,表达出自己的不擅长,并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指导。在这之前,可能我也是个有事宁愿死撑着的人,最后就钻到死胡同,把自己逼得很累。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承担。每个人可以勇敢地说“我不行了”,没有人会因此瞧不起你。

对于错位感,我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用自己的理解去看世界。进入新专业之后我产生了很多错位感,归根究底也是因为我一直在想当然地去看待中文,看待出版,看待研究生这个人生的新阶段,所以现实种种也许只是因为取下了会让一切变得更理想更清晰的近视眼镜,暴露出了斑驳丛生的那一面。我们在错位感当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也开始修正自己的偏颇与幻想,用更包容的眼光去看,这也是新闻学子,或者说是任何做文化产业的学生需要拥有的一种目光。如果只以自己的想法,你写出来的东西可能也会带着自己的那一面,尤其是人物稿件,你对他的理解完全建构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那你还原出就不是最真实最原始的他。而是经由你加工之后的他。所以我希望大家也都能更包容、更适应、更准确。


-END-

统筹 | 王熙媛 唐妍双 苏航

作者 | 夏妍婧

值班编辑|陈湫林‍‍‍

运营总监 | 胡世鑫

 推荐阅读 

[1]跨界共学实验室 | 钦育敏:一只文学狗的生活意见

[2]胡优:高中转选科,大学转专业,两度跨界er的探险 | 第三人称×跨界实验室

[3]跨界共学实验室 | 刘湘然:处于文字与影像之间的非虚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